我怎麼挑選AI工具的
講座上常會被問到使用什麼 AI 工具,或者是說有沒有付費。因此,我特別整理了一篇,分享我自己是怎麼挑選 AI 工具的,以及我怎麼選擇要不要付費的。 一點個人經驗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1.多測試才能了解自己適合什麼
一定要多去嘗試不同的工具,這樣子你才可以知道哪些工具才是真的好用跟適合你的。 當然,你可以參考別人的推薦,但我還是建議你一定要親自去測試、體驗看看,然後再決定是不是要用。 因為別人覺得好的工具,它不一定適合你。很多工具可能適合別人的工作流程或是應用情境,但不一定適合你。 或者說,你看別人用起來超讚,但其實你完全沒有相關的需求,那付錢下去的話,你可能就連用都不知道怎麼用,那其實也很浪費。 這邊分享三個我自己在測試工具的時候會去做的幾個判斷 ① 用同個問題來測試 不管是 ChatGPT 這類 AI 或是圖片生成類 AI 等工具,都可以用類似方法。 像是圖片生成我就會用同一個我有實際需求的生成案例來去給不同 AI 測試,看看結果如何,挑選出更適合自己的 AI 工具。 ② 永遠不要完全相信形象/測試影片 很多時候這類影片都是經過「篩選」的,效果不好的就不會放進影片中,或是剛好測試的案例碰巧是效果比較好的。 這都會對我們造成誤導,覺得套在自己的案例上也是一樣好用,但不一定,所以請一定要親自測試,並且要是真實你會用到的案例。 ③ 觀察使用頻率 工具買了就是要用。如果不常用的話,就很可惜。 你可以觀察自己在一個月內有多少次使用到它,那你就可以知道自己要不要繼續訂閱去使用這個 AI 工具。
2.訂閱「一個月」看看
我自己在訂閱 AI 服務上,其實花了不少錢。蠻多工具我只訂閱了一個月就沒有再使用了,但其實我也不會覺得可惜。 原因就在於說,很多 AI 工具其實都是要訂閱之後才能發揮它的效能。 如果持續用免費的話,其實常常會遇到一些限制,或者是發現它其實沒有那麼理想。 但這可能並不是它的問題,而是我們沒有讓它完全發揮出全力造成的。 所以,你要確定這個 AI 是不是真的好用,或對你有沒有實際的生產力,真的可以訂閱一個月試試看。 你可能會覺得訂閱不便宜,但如果能夠讓你找到一個真的很有生產力或對你很有幫助的工具,其實它很容易就可以幫你賺回來這筆錢的。 你可以想想看,你請一個人來幫你做這些事情,可能一天的時薪就比一個月的產品訂閱費還高。 以我自己用過很多工具的經驗來說,極少數可能會破千,多數的價格可能落在 300 到 600 元台幣左右。 所以,用這個思維來換算的話,你就不會覺得訂閱是一件非常貴的事情。 「不要用價格是否便宜或免費來考量要不要用一個工具,而應該要思考的是你選的這工具能不能解決問題或幫你創造更大的價值,這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想說,我目前多數工具都只訂閱一個月,原因是我希望保持更多彈性,因為 AI 進步真的太快了。 有時候,可能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更厲害的工具出現。如果我訂閱一年,其實我就會很猶豫到底要不要轉換用其它工具。 但如果我只訂閱一個月,我就能比較沒負擔的選擇更好的工具。 以上一點經驗給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Last updated